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: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咋用?有何限制?
<{炒股网}>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: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咋用?有何限制?{炒股网}>
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,李超明确说了,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要全部投出去,专门给项目补资本金,现在正忙着对接具体项目。不少人看到"5000亿"就想起大水漫灌,但这次的玩法跟以前不一样,得拆开了说才清楚。

先搞懂最关键的问题:这钱到底是干啥的?简单说,就是给大项目凑"启动资金"。不管是建基础设施还是搞产业升级,项目开工前都得有一笔资本金打底,这是规矩。以前很多项目卡就卡在这一步,资本金凑不够,后面的贷款、融资都没法谈,只能拖着。现在这5000亿就是精准补这个缺口,而且有明确限制,补充的资本金不能超过项目总资本金的50%。
有人会问,这不就是给项目送钱吗?还真不是。这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"准财政"工具,但走的是市场化路子。钱由国开行、农发行、进出口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出,他们得自己选项目、评风险,赚了亏了都自己担着,不用地方政府兜底还钱。这跟专项债不一样,专项债是政府兜底,靠土地出让收入之类的还债,而这5000亿看的是项目本身能不能赚钱,土地出让收入甚至可能被列进"负面清单"。比如2022年浙江那些水利项目,靠的都是自身收益还款,没一个用土地收入兜底的,这次估计也会按这个路子来。
再说说这钱要往哪流。从地方已经储备的项目来看,重点集中在八个领域: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消费领域基础设施、绿色低碳、农业农村、交通物流、城市基础设施。跟2022年那次7400亿的工具比,这次明显加了不少新东西,像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这些新兴产业是重点,消费领域的基础设施也被纳入进来了超发货币是货币政策吗,能看出政策在往创新和提振消费上靠。
举几个地方的例子更直观。浦口区已经梳理出一批项目,有IC集成电路研创园,还有原子极产业园,都是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领域的硬核项目;还有个县城储备了11个项目,总投资130多亿,光要这工具的钱就21亿多,主要集中在交通物流和城市更新上。而且不只是国企的项目能拿,民企的优质项目也能申报,这对民企参与重大项目是个不小的鼓励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钱的"撬动效应"。5000亿看着不少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: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咋用?有何限制?,但其实是"引子钱",能带动更多资金进来。根据之前的经验,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撬动倍数比专项债高得多,专项债大概能撬8-9倍,而这类工具能撬到12倍左右。按这个比例算,5000亿至少能带动6万亿的配套资金超发货币是货币政策吗,相当于给整个投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2022年那次3000亿的工具,就带动了1.2万亿配套融资,银行后续给的授信额度更是超3.5万亿,这次规模更大,效应只会更明显。
可能有人担心,会不会又像以前那样,钱都流到发达地区去了?从历史情况看,反而不是这样。2022年的时候,像云南这种债务压力大、财政自给率只有34%的省份,拿到了304.9亿的资金支持,国开行单独给的贷款就有111.93亿。因为专项债更倾向于投给偿债能力强的地方,而这种政策性金融工具正好补了短板,专门支持那些基建需求大但财政压力也大的省份,这样能让资源分配更均衡。
这5000亿还有个隐藏价值:帮地方政府降杠杆。现在不少地方专项债偿债压力不小,2022年有26个省份的专项偿债率超过20%,天津、黑龙江、云南更是超过80%,最高的天津都153.4%了。要是再靠发专项债补资本金,地方债务只会更重。这次的工具不用政府兜底,风险转移到市场,等于给地方财政卸了包袱,还能把项目搞起来,一举两得。
那这钱多久能起作用?政策推进速度很快,从5月份开始,多地就已经在开宣讲会、备项目了,现在发改委又明确要"抓紧投入",估计四季度就能看到一批项目开工。按照惯例,这类资金到位后,很快就能形成实物工作量,比如修路、建厂房、搭产业园,这些不仅能拉动投资,还能带动就业,工人有了收入又能促进消费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不过有几个点得留意。首先是项目质量,既然是市场化运作,银行肯定会挑赚钱的项目,那些没收益的"面子工程"肯定拿不到钱,这能保证资金不浪费。其次是配套融资能不能跟上,以前有些项目拿到资本金后,后续贷款跟不上还是白搭,但这次有政策支持银行跟进,之前的工具就有银行给超3.5万亿授信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会: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咋用?有何限制?,这次应该也会有保障。最后是风险控制,虽然银行自担风险,但毕竟是政策性工具,得防止为了抢项目放松审核,出现坏账问题。
从大背景看,这5000亿是下半年稳投资、促创新的关键招。现在经济需要稳增长,但又不能搞大水漫灌,这种精准滴灌的工具正好符合要求。它不超发货币,而是把现有资金引到最需要的地方,既支持了新基建和新兴产业,又帮地方解了燃眉之急,算是个"多赢"的政策。
说了这么多,这5000亿其实离我们普通人不远。AI产业园建起来可能会催生新工作,消费基础设施完善了生活更方便,绿色项目多了环境会更好。你觉得你所在的城市会有哪些项目能拿到这笔钱?这些领域的发展又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本文 炒股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w.zzmrw.com/post/1148.html
本文由[炒股网平台名称]原创撰写,数据来源[注明数据平台如Wind/同花顺],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分析。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洗稿或截取部分内容使用。对于侵权行为,本平台将保留法律追诉权及要求赔偿的权利。











